十一五軸承行業市場需求預測
時間:2015-05-21瀏覽次數:6516次來源:
1)需求總量預測
“十一五”國內外兩大市場對我國軸承的需求,其數量已不是主要矛盾,需求重點是增強軸承品種,擴大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以下稱“三高”產品)及專用軸承的生產能力,把替代進口作為行業發展的又一個新增長點,同時也要提搞“三高”產品的出口比重。
國內市場需求主要有兩部門,一是各類主機配套需求;二是各種機械的維修需求。2004年國內市場需求總量為33億套,預計2005年國內需求可達到36億套,增長10%。估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約為7-7.5%,同時考慮到機械零部件生產的超前性,國內市場對國產軸承的需求增長應為10%左右為宜,2010年國內市場對國產軸承需求量預計為56億套。相應銷售額約680億元。
出口需求取決于國際市場的總需求,以及我國軸承的國際競爭能力和軸承生產與銷售公司的市場開拓能力。近年來,我國軸承出口一直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04年出口軸承22.7億套,創匯11.4億美元。軸承出口率,以產品數量計為60%,以金額計約為20%,目前世界軸承市場總規模約為330億美元。2005年預計350億美元,2010年預計可達405億美元。國際市場的穩步擴大,為我國軸承出口提供了機遇。“十一五”期間我國軸承出口既要發揮通用軸承的價格優勢。又要提高“三高”軸承的出口比重,使我國軸承出口邁上一個新臺階。根據我國軸承出口現狀和市場發展形勢。“十一五”期間,軸承出口增長速度預計為8%,2010年軸承出口量預計為40億套,創匯額約為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
綜上所述,2010年我國軸承國內外需求量為96億套,減去進口軸承24億套,國內尚需生產72億套(銷售額690億元),方可滿足主機配套,機械維修和出口需求
“十一五”國內外兩大市場對我國軸承的需求,其數量已不是主要矛盾,需求重點是增強軸承品種,擴大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以下稱“三高”產品)及專用軸承的生產能力,把替代進口作為行業發展的又一個新增長點,同時也要提搞“三高”產品的出口比重。
國內市場需求主要有兩部門,一是各類主機配套需求;二是各種機械的維修需求。2004年國內市場需求總量為33億套,預計2005年國內需求可達到36億套,增長10%。估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約為7-7.5%,同時考慮到機械零部件生產的超前性,國內市場對國產軸承的需求增長應為10%左右為宜,2010年國內市場對國產軸承需求量預計為56億套。相應銷售額約680億元。
出口需求取決于國際市場的總需求,以及我國軸承的國際競爭能力和軸承生產與銷售公司的市場開拓能力。近年來,我國軸承出口一直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04年出口軸承22.7億套,創匯11.4億美元。軸承出口率,以產品數量計為60%,以金額計約為20%,目前世界軸承市場總規模約為330億美元。2005年預計350億美元,2010年預計可達405億美元。國際市場的穩步擴大,為我國軸承出口提供了機遇。“十一五”期間我國軸承出口既要發揮通用軸承的價格優勢。又要提高“三高”軸承的出口比重,使我國軸承出口邁上一個新臺階。根據我國軸承出口現狀和市場發展形勢。“十一五”期間,軸承出口增長速度預計為8%,2010年軸承出口量預計為40億套,創匯額約為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
綜上所述,2010年我國軸承國內外需求量為96億套,減去進口軸承24億套,國內尚需生產72億套(銷售額690億元),方可滿足主機配套,機械維修和出口需求
(上一篇):
我國減速機行業仍將保持兩位數
(下一篇):